歷史沿革

       福德正神,道教諸神聖記載明,每年農曆二月初二為土地日,俗稱土地公,為上古即有的「社神」,公羊傳註曰「社神者,土地之主也」,通俗篇說:「今凡社神,俱呼土地」。

       根據《臺北縣志》所載十五分庄的開墾事蹟,景美十五份福興宮,為清乾隆中葉,安溪積德鄉人蘇興存、高貽椒、林家修、楊元林及歸善鄉人翁士軒、金田鄉人王賢宗、顏宗、山頭鄉人許標重、許標性、陳渥千、陳乾智、珊屏鄉人劉世棠等十個姓氏共十二人,分成十五股共同合股開墾。因該地為蘇興存等人所闢,故曰興福庄,亦慣稱為十五分庄。另根據目前在興福庄所看見最早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)土地開墾契約可得知,興福庄於1761年以前即有村落形成。在清乾隆中葉的台灣輿圖上,早期開發景美地區行政地名就已有萬盛及興福,也印證此種說法。

      十五分庄的範圍西起於十五分庄口(今景隆街與羅斯福路五、六段交口),東至馬明潭山(今興隆路三段底,再興中小學前),北以蟾蜍山為界,南鄰溪仔口山(今景美山),為三面臨山的谷地,並有小溪流貫其間。之前十五分庄只有幾個村庄,例如爬形、許厝、獅形、劉厝、虎形、高厝、橋頭許厝、楊厝、翁厝、蘇厝等數百戶人口,面積約31平方公里,全部稱為十五份。本廟所在地在清代的古地名是(十五分庄土地公坡),在清代未有道路名稱前,十五分庄內的聚落名稱皆以地理位置、地形、景物或居住者姓氏來稱呼。因本廟所在位置後方有一小山坡,故以景物稱呼為土地公坡(即今福興路興隆國小對面一帶)。

 

      本廟「福德正神」石碑於清乾隆三十年(西元1765年)至今已有250餘年的歷史,當時居民多以耕農種茶為業,因需精神寄託,於公元1859年(清咸豐九年)臨時用六塊石板在現址蓋了一間小土地公廟,保佑全庄,為十五分庄最早的廟宇。目前,神殿下方仍保存最初「福德正神」的石碑,供信徒膜拜,香火不絕,為福興宮最具歷史意義之古物。

      公元1916年,其現址為臺北州文山郡深坑庄興福497番地,土地正式登記後,建造約五坪紅磚土地公廟,由許梓矮管理。臺灣光復後,將日治時期的興福庄(十五分庄)改為興福村,編為臺北縣深坑鄉興福村,善信眾合力建廟,供奉土地公與土地婆神祇,供信眾敬拜。

 

 

      民國39年,現址改為景美鎮,並將興福村分為興福里與興德里。民國57年7月1日併入臺北市院轄市。福興宮為十五分庄(舊景美地區)最早廟宇,原為供奉德正的石碑廟;民國 39 於廟側增設集會場所供當地居民使用;39年時因地勢低窪常於颱風、梅雨季節遭逢水患,為了防範水患,集會場所以半樓起工法搭建平房建物,加高室內空間,平時作為廟會空間使用,另於水患來時可於隔層安置物品及供民眾避難之用。後於民國43年提供景美國小作為設立興德分校使用,當時規劃為小學教室及教師宿舍,方鄉民子弟上學。至民國 51 興德國小創校後始歸還本廟。後於民國60、70年代受多次颱風侵擾,導致原半樓起磚造建築物屋架及內部隔層空間受損,爰因早年經費不足影響,僅於覆蓋鐵皮屋頂以為因應,未能修復原半樓起內部隔間與原始屋架。

      民國64年,地方士紳高張先進提議重建廟宇,於民國66年完工,供奉更大尊的土地公及興建美輪美奐的戲台,並訂每年的農曆8月21日為重建廟宇日。民國79年2月,經臺北市行政區調整,將木柵區、景美區合併為文山區,又將原興福里、興德里範圍劃分為興豐里、興光里、興家里、興得里、興業里、興安里、興福里、興旺里、興泰里及興昌里等十個里。民國99年新增一興邦里,總共十一里,而福興宮即為此十一里里民之宗教信仰中心,每年舉行盛大之 福德正神聖誕  、 景美聯合遶境祈福  等活動,成為凝聚居民向心力之重要根基。

      民國 95 年 11 月,為使福興宮之管理制度化,在許新榮等先進之努力下,福興宮完成寺廟登記。

      民國99年,在地方賢達人士推薦下,由高昌倫接任福興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,高昌倫有感福興宮是自清乾隆年間即已存立的廟宇,迄今已逾250餘年,非常具有歷史意義,同時又是地方民眾的信仰中心,其就任後即以將福興宮改制為財團法人,讓福興宮的財務透明化,宮廟財產能夠受政府監督,免受私人覬覦,使福興宮能永久保存為目的。高昌倫上任以來,逐步改善福興宮之管理運作,充分發揮管理委員會監督、管理之職責,穩固福興宮固有資產,避免不必要之虛浮開銷。更自民國 103年起開辦獎助學金嘉惠地方學子,每年提供文山區國中小學品學兼優學生獎學金,每名學生發放獎學金新台幣伍仟元,107年開辦家庭濟助金,每年提供文山區各里名額,每名發放困難家庭濟助金新台幣伍仟元,以幫助窮困里民及清貧學童,將福興宮所受之捐獻,使用於公益、回饋地方鄉親。另外為使福興宮能擴大幫助更多弱勢家庭,自110年2月正式實施急難濟助,針對家庭突遭變故致生活、就學、醫療等陷入困境之家庭予以紓困濟助,預計將來更擴大至整個文山區公立小學及社會民眾。

      民國108年,為了維護福興宮「歷史建築」的風貌不墜,保留福興宮歷史原貌修葺廟體,使信眾來宮參拜時的空間較為便利,於108年4月19日召開信徒大會決議修建本宮,擬定「福興宮」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計畫,邀請林鈺祥委員擔任修建委員會主委,展開修復工程,並於109年10月15日落成,使福興宮具今日規模。

      民國110年,為健全福興宮的組織及運作,並完成接任主任委員多年來的願望,高昌倫推動管理委員會於同年9月14日召開信徒大會,經福興宮110年第1次信徒大會決議,將福興宮改制為財團法人,並正式定名為「財團法人臺北市景美十五份福興宮」,以促進福興宮積極從事公益,增進民眾福祉,使福興宮能永續發展。

 地理位置

民國39年,改為景美鎮,並將興福村分為「興福里」與「興德里」。

民國57年,併入臺北市院轄市。

民國64年,地方仕紳高張先進提議重建廟宇,

民國66年,重建工程完工,供奉更大尊的土地公及興建戲台,並訂每年的農曆8月21日為重建廟宇慶典日。

民國79年,臺北市行政區調整,木柵區、景美區合併為文山區,原興福里、興德里範圍劃分為興豐里、興光里、興家里、興得里、興業里、興安里、興福里、興旺里、興泰里及興昌里等十個里。

民國99年,新增一興邦里,總共十一里。

 交通資訊

本宮位於興隆路二段與福興路交叉口旁,介於興隆國小及興德國小兩校之間,為附近居民出入福興路的主要道路,交通非常便利。

 

捷運:

辛亥站出站,步行約10分鐘。

萬芳醫院站出站,步行約15分鐘。

萬隆站出站,步行約25分鐘。

 

微笑單車YouBike:

鄰近的單車租賃站點為捷運辛亥站、文山第二行政中心站。

 

公車:

可搭乘路線236、530、606、253、羅斯福路幹線、0南、棕6、棕11副線

 「興隆國小」站牌或「興德國小」站牌下車皆可,步行約5分鐘。

 

開車或騎乘機車:

廟前廣場可臨時停放汽車與機車

景美十五份福興宮

地址:台北市文山區福興路5號

電話:02-2930-9628

© 2019 景美十五份福興宮. All rights reserved

© 2019 景美十五份福興宮. All rights reserved